• 品文化 红色经典
    栏目导航
    红色经典 佛光圣景 民俗风情

    洗礼心灵的红色文化

      平昌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带,红色的平昌为中国的革命胜利和共和国的成立建立了不朽功勋。走进位于整座佛头山旅游景区中轴线上的红色文化区,我们的灵魂注定得到崭新的洗礼。

      是的,新中国的大地是五星红旗铺开的,所以红星广场上是满地的五角星;共和国如画的江山是镰刀斧头劈开的,所以红星广场的花台是镰刀斧头的图案;而足迹广场和刘伯坚纪念馆,向我们展示了刘伯坚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波澜壮阔的一生;有一个声音从历史深处传来,那是刘伯坚烈士昂首长吟《戴镣行》;而红色文化长廊雕刻着平昌光辉的革命史,那发生在平昌境内的十七个战场故事仿佛就在昨天,那土地革命时期的三十个平昌的英雄人物依然还在身边。不是吗?“作战方针”镌刻在骨子里,“红军歌曲”唱响在天地间,“军民鱼水情”不是凝固的雕塑,她流淌在平昌人民的血液中;而红军石刻标语园,汇集了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革命标语,那来自12大苏区16个省79个县的红军石刻、红军墨书、红军漫画,生动地编纂成一部共和国的历史,展开在新中国的阳光下,矗立在十三亿人民的心灵中。是的,在这里,我们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心灵得到了洗礼,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担当、什么是方向、什么叫中华民族的脊梁。

      有这样一个地方能让我们心灵靠岸——她洗涤红尘的喧嚣与纷乱,把尘封已久的心灵温暖,然后让我们坚定闪光的信念——让心灵起航,让生命扬帆!这个地方名叫佛头山。

  • 他被毛泽东誉为“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

  • 刘伯坚纪念馆

    刘伯坚纪念馆,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四川省党史教育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投资770余万元对刘伯坚纪念馆实施了改扩建,2009年刘伯坚纪念馆实施免费对外开放
  • 刘伯坚烈士纪念碑

    刘伯坚烈士纪念碑建于1983年,1986年竣工落成,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刘伯坚烈士纪念碑”碑名,原文化部部长黄镇同志题写了刘伯坚烈士生平事略,原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等乘专机参加了刘伯坚烈士纪念碑落成典礼
  • 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

    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总占地200余亩,是以红军石刻标语为主题的红色旅游景区,共收录展示来自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2大苏区16个省79个县共1600余幅的红军石刻标语。标语园区根据功能分为六大片区
  • 军民鱼水情雕塑

    军民鱼水情雕塑以根据地人民“送子参军、送郎参军、军民团结”为题材的感人画面,再现了川陕苏区时期平昌人民踊跃参加红军,支援前线的动人情景。雕塑高5米,基座长3米、宽2米,寓意为在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时平昌人民有3万多英雄儿女直接为战斗服务,在全县境内进行了大小战斗200余次,有5千余人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彰显了英勇的平昌儿女为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立下的不朽功绩。​
  • 足迹广场

    足迹广场位于红色文化区中轴线的最顶端,以刘伯坚的光辉足迹命名,在广场地面有一幅大型地雕,这幅地雕展示了刘伯坚一生的光辉足迹。
  • 星火长廊

    火长廊总长120余米,该长廊主要用对联的形式分区域地展示了川陕苏区时期的地方武装,为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立下的汗马功劳。
  • 红色文化长廊

    平昌县红色文化长廊位于红色文化区右翼,总长700余米,由硝烟漫战场、忠魂炳千秋、红歌颂英雄三大板块构成。通过浮雕、文字、小品建筑等形式展示了川陕苏区时期发生在平昌的英雄人物故事、战场故事、红军作战方针、红军歌谣等,再现了平昌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创建、捍卫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辉业绩。
  • 少年伯坚文化墙

    少年伯坚文化墙位于伯坚广场,面积共50平方米,分为少年立志、辞官还乡、赴欧求学三大部分,以浅浮雕的形式展示了刘伯坚青少年时期的英雄事迹。
  • 一键报警
    识别左侧二维码
    关注我们,享更多精彩
    咨询服务热线:0827-6331129
    救援服务电话:0827-6331129
    景区投诉电话:0827-6331129
    全国旅游投诉热线:12301/12345